2010年4月14日,我所科研管理部組織召開了近三年新上8個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及1個所自籌資金項目工作會議,所領導王新鳴、李天、王立華作為各項目責任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了各項目負責人關于課題進展情況后指出:
一、鑒于《漁港避風模式與減災對策研究》課題要求盡快結題,按照有關部門要求,認真組織本課題人員盡快完成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工作,保質保量完成考核目標。
二、《漁港建設項目后評估研究》課題研究深度不夠,預期成果及考核指標要求過高,與所內實際科研力量、課題資金及執行年限不相匹配,漁港效益無法量化,課題定位脫離實際,應根據實際情況起名為“漁港建設項目效益評價”即可。根據院科學發展處提議,由課題專家組對我國漁港建立一個評價體系,為部有關單位做漁港評估體系支撐。
三、建議《漁港投融資模式調查與研究》課題按照項目要求盡快結題。
四、建議《新技術新材料在工廠化養殖溫室中的應用研究》課題要求抓緊時間,繼續豐富調查區域,選擇南方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溫室材料深入調研,為我所今后的設計科研工作儲備第一手資料,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五、《漁港信息管理GIS發布平臺建設研究》課題進展順利,需要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通過三至五年的相關數據輸入來豐富系統的可運用性,滿足上次單位對已建成的國家投資的中心漁港、一級漁港、內陸漁港項目的建設的動態信息情況進行快速查詢的需求。
六、《漁業信息工程數字化平臺建設與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研究漁業信息工程數字化平臺的UML建模、漁業信息工程數字化平臺的基礎設施及整體實現方案的研究、數據同步技術研究,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院機關相關部門表示該平臺建設有利有益,為我所今后在漁業信息方面做強做大貢獻了積極力量。
七、《淤泥質海岸漁港工程水動力及泥沙運動數值模擬研究》課題已申請滾動,到2010年12月截止。該項目已有新的進展,即利用十級風驗證及航道回淤驗證這兩種方法對已建立的連云港海域大范圍的波浪潮流泥沙數學模型進行驗證。
八、《池塘養殖工程化生態控制技術集成優化與應用研究》課題要求盡快開展下一步的調研工作,將于四月底至五月初去有代表性的武漢和江蘇開始調研,觀察生態工程控制技術在凈化效果和運用設計等實際應用方面的有關問題。了解國內水產養殖工程化生態控制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現狀,針對各種生態控制工程優缺點,提出更好節能高效的生態養殖工藝方案。
九、《港內漁船受力計算的前期研究》課題是我所自籌經費進行的第一個課題,預期在初步了解船舶在風、浪作風下的受力計算研究領域內的研究概況,為開展下一步研究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該項目在所總工程師的帶領下正有序的順利進行。
004-漁工所科研動態第三期.pdf 下載